返回網站

加強自身的自癒力量

· 轉骨增高與內科治療

加強自身的自癒力量
加強保暖、預防受寒
所用之藥,其或涼或熱,貴與病適宜。
初得病寒者,宜用熱藥發其汗;初得病熱者,宜用涼藥發其汗。

天氣突然變化,大家要注意保暖,不要感冒了。
天氣一驟變,許多孩子就很容易出現流鼻水、打噴嚏、或痰變多的症狀,尤其如果半夜體溫升高,媽咪就「挫在等」!

如果真的不小心感冒了,中藥治療主要是透過驅邪外出,來達到治療成效。在用藥上如果風寒型感冒,會利用辛溫藥材,「辛」散邪氣,「溫」暖身體;如果為風熱型感冒,則多用辛涼藥物,除了緩解身體正在發炎的症狀,同時加強自身自癒的力量,縮短感冒病程,並且降低孩子經常性感冒或氣喘的機會。

另外,也可以利用節氣配合藥物敷貼來改善免疫功能,四九貼是古老獨特療法,採用特殊中藥之外治法,透過藥物經皮吸收,加上特定穴位刺激,結合節氣,調節臟腑機能,調節免疫功能。根據傳統中醫的理論,選在冬至以後之四九天進行,是改善體質的最佳時令,與夏日三伏相輔相成,所謂「冷在四九,熱在三伏」,其實就是傳統醫學中之預防醫學。根據臨床文獻報告及經驗顯示,按時貼敷可降低感冒次數或過敏症狀,有效改善體質,配合內服中藥會更加顯著,在疾病多變的現在,利用節氣來達到“冬病夏治,夏病冬治”而達到扶正祛邪的最佳選擇。

怎麼計算貼敷日期
從冬至次日算起,每九日一數,第一個九日為一九,第二個九日為二九,第三個九日為三九,可加強一輪,加強溫性暖身排寒,藉以鞏固療效。

這段間是一年中氣候最寒冷的時期,此時陽氣潛藏,陰氣盛。利用辛溫走竄、溫陽通經、止咳定喘的藥物,於任脈、督脈、膀胱經、足陽明經等腧穴進行敷貼,可達到溫陽、疏經、散內寒之功效,透過結合節氣和藥物來改善體質。

2020年四九貼時間
一九、12/22(二)~12/30(三)
二九、12/31(四)~1/8(五)
三九、1/9(六)~1/17(日)
四九、1/18(一)~1/26(二)
這段時間內,均可就診敷貼。

適應症:
1. 呼吸系統疾病:過敏性鼻炎、慢性支氣管炎、咳嗽、氣喘、反覆感冒等。
2. 消化系統疾病:腸胃吸收不佳、腸躁症、慢性胃炎、容易腹瀉者。
3. 婦科疾病:月經不調、痛經、白帶、容易感染等。
4. 痠痛症:舊傷、容易在變天時反覆痠痛部位、風濕冷痛、腰痠。
5. 體質虛弱:抵抗力低下、手足冰冷、怕冷、溼氣重、一吹冷風就不舒服或頭痛等體寒、體虛的症狀。

敷貼時間
在第一次敷貼的朋友,建議可先兩~三小時為主,每次回診敷貼時可增加30分鐘。
皮膚敏感朋友,建議如果有刺癢或痛感,可提前取下。

一般來說,成人每次貼2~3小時,兒童貼1~2小時,因個人膚質不同,如局部有明顯灼熱感或疼痛時,可提前取下。

敷貼後注意事項
1、敷貼部位極少數人,可能出現局部發紅、發癢感、或脫皮,屬於正常現象,不必太過擔心,可搭配藥膏使用。
通常會出現以上症狀的朋友,可能敷貼時間太久,或面積過大,少數人本身體質太濕寒,建議以少量、多次、不要一次貼太久來調整。
2、建議敷貼過程中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,也少飲冰冷,避免抵觸敷貼的藥效。

3、可用淋浴方式將敷貼處膠布淋濕再取下,淋浴的溫度不建議過熱,敷貼的首日不建議泡過燙的熱水或溫泉。
4.正在感冒、發燒、咽喉發炎、皮膚正在發炎紅腫的朋友、孕婦、小於一歲以下幼兒、曾有嚴重藥物過敏者,不建議使用此法。

部分文章出自
《中醫媽媽養出不生病、不過敏的健康孩子》
三采文化出版
李思儀 著
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